十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一段不算太长的发展历程,在历史长河中更是沧海一粟,但却足以让一座城市完成惊艳蜕变。
时光执笔,或写意泼墨,渲染整片热土上的纵横骨骼;或细处勾勒,浓缩进小小的十米车厢。盘州公交车、公交路网2013年伊始的一次次迭代升级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金彩盘州快速发展的闪光印记。
车辆之“变”,出行服务“新体验”
(资料图片)
2013年,“车上挤,车内灰”,是1路老乘客王先生对乘坐公交车的旧时体验,“冬天窗户虽然漏风,但人挤人倒也暖和,夏天真是受不了,汗味儿夹着汽油味儿,下车才能喘口气。”
现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坐公交成为了一种享受。”王先生感慨,“夏天‘蒸桑拿’,冬天取暖靠挤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路党员驾驶员邢冬生驾龄已有10年,说起自己开过的公交车,他最有发言权。“2013年,我开的是普通燃油大巴车,对空调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清晰。夏天,一走进驾驶室就能感受到滚滚热浪,冬天,要靠加热水才能将车发动,如果气温太低,甚至要推着设备给车‘打火’。”
2018年,盘州在全省率先实现新能源公交运营,更加轻便的操作,让车开起来流畅又顺滑;新增加的全方位监控模式,为安全驾驶增加一分保障;零噪声零排放,让车辆更加舒适环保。更加人性化的是,新能源公交车还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对于特需乘客更加友好,邢冬生开玩笑:“再也不用号召大家一起抬轮椅了”。目前,盘州市交投公司已拥有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290辆。
线路之“变”,诗与远方“新感受”
清晨,日光熹微,家住滑石的牛女士,在村门口坐上了滑石到达拉仙谷景区的34路公交。相比繁华的红果城区,牛女士追求的是“景湖一体连天色,风景迷眼怡然得”的生活,但每次去景区观赏游玩出行不便,让农村的她很困扰,出行要绕圈、关键是坐车成本高、还不安全。
2020年,43路、5路、8路旅游公交专线开通,公交车直达盘州哒啦仙谷景区,全程不到1小时就可以畅游美景之中。“一路上听着歌看着风景,别提有多美了。”牛女士说。
公交线网的升级有效支撑了城市骨架的持续拉伸,同时,也助力盘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建设。10年来,盘州市交投公司贴合市民出行需求,坚持“增加覆盖面、填补空白区、减少重复线”的原则,与时俱进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共规划许可公交线路42条,实际开通运营公交线路由最初的2条增加到31条,线路总长710.1公里,上线公交车从最初的20辆发展到如今的300辆,既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逐年增加的城乡营运线路,串联起了城市、乡镇、农村生活每一个幸福的站点,也串联起了群众更加便捷、舒适、美好的新生活。
理念之“变”,按需定制“新服务”
握紧红色方向盘,驶出盘州文明风,从未止步。“以前出门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才能打车,送小孩每天都要提前1小时左右起床,现在走出小区就能坐车,手机上看公交车行驶的位置。”家住南城小区的钱先生,短短几个月已经成为了“掌上公交”的忠实用户。“我已经坐出了经验,早上在家给孩子做完早餐,吃完后,出门刚好可以上车,一点都不浪费时间。”
让服务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交投公司党委聚焦公共交通服务这个社会初心,牵头开展“智慧公交”建设,建立GPS卫星定位系统、动态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运调管理网络,实现了智能可视化调度。为乘客提供最佳换乘路径、车辆实时到站情况和周边车站信息查询等功能,实现了“出门不问路”。
在探寻智慧化发展的道路上,交投公司党委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增加新的智慧元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智能公交系统,现已实现人脸识别、体温检测、GPS定位、线上充值等为一体的智能公交体系。“智慧公交”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通人、车、路、网的数字闭环,实现高效的交通出行管理,引领盘州市民公交出行的时尚新潮流。
针对主城区走读学生推出“定制公交”服务,实行“家-学校-家”三点一线的运行线路。定制公交直达校园内部,学生在校园内上下车,杜绝上下学路途中的安全隐患。为解决城区至工业园区员工上下班交通出行问题,为企业职工提供“定制公交”服务,实行“家-企业-家”三点一线的运行线路。定制公交直达公司内部,为企业员工打造了个性化的通勤出行服务,实现了由“端菜式”服务向“点菜式”服务的转变。
智慧之“变”,支付方式“新方式”
在盘州市小广场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市民李先生正在通过高清电子大屏查看1路5路等到达盘州安监局的到站信息。“显示还有5站,真的很方便,相比原来的公交站牌,方便了许多。”
10年来,盘州公交候车站点智能升级改造逐渐覆盖全城,新的智能公交候车站点不仅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的车辆实时到站、当日天气状况、时间日期等信息,成为一个智能的“驿站”。
望着即将驶入站台的5路公交车,李女士掏出手机,在扫码区轻轻一扫,前后不到10秒钟,就完成了支付全过程。“现在坐公交车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2021年9月,“人脸识别”支付功能也开始在盘州公交上线运行。乘客只需提前在APP上开通人脸识别,上车连手机都不用掏,公共交通迈入“无感支付”时代。电子支付在潜移默化改变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为公交的运营带来了方便与快捷。
服务之“变”,支部引领“新动能”
2021年4月,在交投公司党委的统筹下,公交公司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领导下,以创新“车轮上的党建”为引领,探索实施“双好双强”“双岗双星”“双亮双诺”党建载体,为提高城乡客运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注入了“红色动能”。
“便捷服务用心、公益服务暖心、关爱服务贴心”活动,宣传推广“掌上公交APP”,并推出扫码支付、65岁以上老年人“刷脸乘车”、自动测体温、公交IC卡线上充值等服务,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乘车体验。探索推行“暖心”工程,对现役军人、残疾人、老年人、学生等特殊人群实行出行优惠,截至2022年底共办理公益性公交卡15万张,公益性总刷卡量4708万次。公司在高、中考期间公司组织车队开展“爱心送考”行动,为考生提供免费送考服务。
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激发党员“时时作示范、处处当先锋、事事我带头”。“党员先锋岗”的评选、每年进行一次,采取自我申报、车队推荐、群众评议的方式进行。由公司党支部提出,并报盘州市交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审批。“党员先锋岗”实行动态评选管理,合格的保留荣誉,不合格的,由公司党委撤回。胜任“党员先锋岗”的个人在民主评议党员、评优评先中将获得优先推荐资格。目前公司设立“党员先锋岗”5个,2021年来累计通报表扬2人/次,有效推动党员在一线作为、一线示范、一线锤炼。
从公共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到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公交车在城市的变迁中,从“巷陌街头”开到了“群众心头”,不断提升着市民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
十年间,盘州公交荣誉满满,2017年9月,六盘水总工会授予盘州公共交通服务有限公司办卡组、3辆出租车、10辆公交车“工人先锋号”称号;2019年3月,6辆公交车荣获六盘水市“工人先锋号”称号,2021年12月,21路班组(24辆)获得六盘水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十年变迁,变的是车辆、是路线、是服务,不变的,是盘州交投公司为城为民、用心用情的初心和担当。一辆辆流动的公交车,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李维江
编辑 向秋樾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