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资料图)
位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边泥火山的北坡,东经84度,北纬44度,海拔810米。
【历史回眸】
新疆第一口油井是新疆近代石油工业兴起的标志性遗址。它历经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的岁月沧桑,是新疆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举步维艰到展翅腾飞的历史见证。
从1897年清政府新疆商务总局用瓢舀独山子的石油,将其收归国有,到1902年新疆省乌苏县政府在城内设劝工所,创办劝工厂,在独山子用土法提炼石油,再到1909年清政府拨款30万两银子,从俄国购进挖油机(顿钻钻机)和提油机(炼油装置),独山子的采油方法终于从漫长的“撇取”“挖井”时代过渡到“钻井”时代,新疆石油工业有了系统开采的雏形——采、炼一体化。
1937年独山子背斜的第一口探井成功出油,“自油井口喷出数尺之高”。1951年5月,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新疆第一口油井旧址上重新钻井,独山子油田进入第二次大规模勘探开发。1953年产原油7.02万吨,是独山子油田年产原油最多的一年,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23%。1958年,独山子油田钻井工作基本结束。
在之后的34年里,油田产量持续下降,到1992年,油井全部关闭。独山子油田在它百年的开采史中,共为中国的发展奉献了34万吨原油和2.16亿立方米天然气。
依托新疆第一口油井及独山子油田的发现,1936年独山子炼油厂成立。经过87年的发展,独山子石化公司已经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油气引进、储运、加工战略枢纽。
【历史意义】
新疆第一口油井的出油,带动了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田之一——独山子油田被发现。新疆第一口油井对新疆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现在,作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和工业旅游景点,对带动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李志强王云整理)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