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滚动:采茶挖笋,家门口的“自然课堂”

发布时间:2023-04-16 19:11:07 来源: 扬子晚报


(资料图片)

仲春时节,春茶吐翠。在茅山森林世界茶叶种植基地里,放眼望去,一垄垄茶田随山坡蜿蜒,金坛雀舌和茅山青锋长得正好。可这一回,采茶的主角却变成了一组组亲子家庭,在老师手把手带领下,他们戴着帽子、系着围裙、背着背篓,采摘新春第一篓翠芽。茅山森林世界负责人称,这是景区自然学会组织的春季活动之一,不仅让孩子体验了中国传统茶文化,领悟劳动的艰辛和收获,同时把课堂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当然采茶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来到茶叶制作坊,每组家庭都将体验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最终品尝着亲手采摘、加工泡出的茶水,感受春茶的来之不易。

除了采茶,上山挖笋也是当季实践,每周末都有上百组家庭报名参与。千亩竹林生机勃勃,一根根破土而出的新鲜毛笋穿过地膜生长出来,是鲜味,更是希望。春笋虽多,但挖笋却是一项技术活,看笋、掘笋、起笋……每一个环节都有技巧。前来体验的家长说:“周末带着孩子来山里,挖挖笋、采采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体验当山民的乐趣,也挺有意思!”

“365天埋头在城市里的人,面对的都是钢筋混凝土和车水马龙,以及千篇一律的书本知识,自然教育便显得更加珍贵,所以我们成立了茅山森林世界自然学会。”自然学会的邹会长说道,“带领大人孩子接触大自然,除了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还能让我们回归山野乡村,了解生命的意义,重新体验自然的美好,打开更广阔的情感认知通道。希望在一系列的自然生命教育实践中,我们在带给大家欢乐的同时,培养和改变人们的劳动习惯,助力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理念。”

通讯员 邹益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校对 李海慧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