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个小时航行后,一艘从普陀区出发的船只缓缓靠近东极镇的码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第四批山海提升工程驻普陀的专家们即将踏上小岛展开义诊。
【资料图】
但突如其来的急救求助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岛上一名建筑工人突发重疾,正在东极镇中心卫生院抢救,生命垂危。浙大邵逸夫医院的义诊专家们紧急加入了这场刻不容缓的生命救援……
建筑工人施工现场晕倒
突发急性心梗生命垂危
林先生(化名)今年59岁,是东极镇的一名建筑工人。5月23日早上,他在建筑工地上突然晕厥倒地,额头磕出了一个小裂口,先被送到青浜卫生室就诊,随后因病情严重转至东极镇中心卫生院。
到达卫生院后,林先生面色苍白、情绪烦躁,自述胃部、头部不适,检查显示血压52/32mmHg,心率28次/分,体温34.8度,病情危急。
与此同时,浙大邵逸夫医院的专家团队正乘船前往东极镇义诊。为了尽早赶到,他们不到6点就起床,搭上了第一班开往东极镇的船只。由于没有长距离海上航行的经历,再加上风浪颠簸,大家都有些晕船,昏昏欲睡。
船慢慢靠岸,还没有完全停稳,呼救信息就抢先传进了船舱。大家一下子打起了精神,急诊科苗岩松医生几乎从座位上弹跳起来,带上随身携带的急救装备飞奔向码头,一路小跑到达东极镇卫生院。
东极镇是礁石地貌,岛上全是石头山,道路崎岖不平,卫生院还位于半山坡。苗岩松医生一路上山下坡,赶到时早已气喘吁吁,他顾不得休息,立马加入抢救的队伍,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塞,三度传导阻滞。
全程随飞机一路护送
5G实时共享检测信息
由于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当地启动应急预案,决定直升机转运患者到普陀分院。一架直升机从朱家尖机场出发,紧急飞往海岛。
转运中,苗岩松医生全程随飞机护送,同时开通静脉通路,支持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5G+AR传输技术与邵逸夫医院及普陀分院及时分享患者监测信息,主持急救。普陀分院也早早开通绿色通道准备接应抢救,并根据共享信息提前定制好救治方案。
一落地,林先生就被紧急送往导管室行起搏器植入术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最终转危为安。从直升机起飞到抵达医院,仅用了短短20分钟。
东极镇位于普陀区东北部,东极诸岛远离舟山本岛,距沈家门45公里,因一部电影《后会无期》被大众熟知。虽然这里拥有美丽的海岛风光和古朴的渔家特色,但岛内优质医疗资源匮乏,海岛居民日常看病是一大难题。
山海同心,医患共情,城乡共体。乘着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的东风,普陀医院和浙大邵逸夫医院展开了新一轮的帮扶合作。
浙大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医生、普陀分院副院长梁岳龙介绍,从2021年6月1日起,浙大邵逸夫医院已连续派出四批专家下沉普陀,帮扶专家通过日常带教、手术指导、业务讲座等,带领各学科团队兢兢业业、勤勉工作,打通了医联体、医共体之间的瓶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偏远海岛全覆盖,海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